2018年11月首次在武漢遇見高院長。作為全國首間,至今仍是唯一的老幼同養(護老院及幼稚園合而為一)的負責人,她的故事值得所有社會工作者及幼稚教育同道人認識。
「童心苑老年公寓暨武昌路幼稚園」是一所坐落于武昌市紫陽湖公園內的老幼同養院。1955年原址便已在原址武昌輜重營十二號(武昌閱馬場紅樓旁)。武昌閱馬場是明、清兩代的練兵演武教場。紅樓是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勝利後,為中華民國湖北軍政府辦公室。1961年經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于2005年,應武漢市政府號召,遷至現址紫陽湖公園內。
武漢童心苑
經營一所幼稚園已經不輕鬆,同時間要兼顧護老院的工作更是不容易。30多年前我在護士學校實習時的病房,有70多位男病人,大部分是老人。所以很明白照顧老人是不簡單的,除了尊重長者,更需要貼身的照顧,掌握這甚有難道。除了身體的照顧,還需要關心他們的心理健康,不時需要與他們傾談。我當初以為,大部分長者會吹噓自己的成功、獲得、公職等等,原來發現老人家的心事總是回顧著一生的「所作所為」,評價自己的一切。所以,年青的我已經上了很多堂「人生課」。讓我,最終選擇了嬰幼稚教育,即所有人的出發點。
人生的終點除了回顧,都期望著自己晚年快樂渡過。其實,老人的快樂很是簡單,就是可以看到新一代的活動、聽到新一代的歡笑、嘗到新一代的廚藝、聞到新一代的氣息、摸到新一代的小手。就是這些最簡單的互動便足夠了!
我們常常研究人的幼兒期所需,如果同道們都能認識老人期所需,這樣不單可以豐富知識,更可協助家庭教育的完成。
得知中國有這樣的一所老幼同養院,萬分感動!感恩!感激!百感交集!
武漢童心苑
第一次與高院長見面,就在會議室內。牆上掛著老子道德經的一些章節,相信就是院長的座右銘。院長領著我參觀孩子與老人的活動,看到了管理的系統及效果。孩子分成各小隊:有小隊推著輪椅帶著老人逛公園;有小隊打著籃球表演給老人看;有小隊朗誦詩歌給老人聽;有小隊與老人一起做手工;有小隊唱著歌給老人欣賞。大家忙中有序,系統嚴謹,態度輕鬆,老人逍遙自在!合作、協調、平衡、認知、尊重、共存、自信等都體現在老幼兩代的所有表現上。各人有著自己的崗位,發揮著自己做完所的功能。讓孩子及老人都感覺自己的存在價值甚高,各取所得。這種社會服務認識,值得做一項大型的研究,為中國的老幼事業並肩而行,共同進步。
武漢童心苑日常活動
當武漢華科大教授告知,打算在此設置全國老幼同養研究基地,我絕對贊同!有歷史價值、有教育價值、有示範價值、有社會價值、有傳承價值,絕對是以人為本社區建設的寶貝。
武漢童心苑日常活動
去年疫情在武漢爆發,記掛著老人及孩子,我向院所作出了一些建議,來保持老人與孩子的關係發展。幸好得到高院長及全體員工共同努力,大部分人都安全無恙。
我特意邀請了我的國內助理王嘉馨,採訪高院長在疫情期間所面對的,現把內容報告大家,讓我們幼教同道學習高園長的使命及精神,只要有健康的正面意志,是沒有辦不到的事!
武漢童心苑日常活動
寂靜的武漢上空飄揚著生命之歌
“老有所依 幼有所養 老幼同樂”。這12個字掛在武漢童心苑的大門口。在這行字下面,還有4個大字——“童心永存”。
2020年,養老院跟醫院一樣是抗疫一線,而童心苑又是全國唯一一家尚在運營的老幼同養機構。27年來,他們將童心彙聚在一起,又將童心傳遞給每一位老人。即使在疫情封城期間,幼稚園停課,養老院封閉,但是他們仍然憑一身堅韌,用別樣的方式延續著這份老幼同養事業……
劉詠思老師于武漢童心苑
封城
“那時候覺得天都是灰的。”
2020年1月23日淩晨,武漢宣佈自10時起,全市的航空、鐵路、城市公交、地鐵、輪渡、長途客運暫停運營,無特殊原因,市民不能離開武漢。一時間,這座城市被按下了暫停鍵。
這意味著童心苑將開啟全封閉階段。
在上級領導召集的會議上聽到這個消息時,高園長的眼眶就已經濕潤了。高園長深知,“老人們的身體狀況根本受不了疫情的打擊。”走出會議室,她看到路上一個行人都沒有,所有的店鋪都緊閉著門。“那一刻,覺得天都是灰色的。”
對於所有武漢人來說,家家戶戶的日子都是難熬的。而養老院這個群體,更是難上加難。住在這裡老人們大多行動不便、身體機能及抵抗力免疫力基礎差,極易被感染。新冠疫情正考驗著這座九省通衢的特大城市,更考驗著這座城市中的養老院。
一時間,紫陽公園這棟小樓裡,93位老人和19位工作人員的生活起居都成了問題。每天看著電視新聞裡翻來覆去地播放著防疫新聞,養老院裡的19名工作人員越來越難讓自己的臉上保持微笑。面對著無情的疫情,而他們的倉庫裡口罩和防護服僅剩無幾,大家一邊擔憂著養老院的狀況,一邊還要牽掛著同樣被封閉在家的家人們。高園長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我們能給他們的不多,盡可能地在經濟上給一點補貼,剩下唯一能做的,就是給他們做榜樣,我們一起度過這個難關。”
在幼稚園開學前的200多個日夜裡,19位員工為近百位老人的身心健康撐起了一道堅固的屏障。童心苑是他們的家,高園長帶著工作人員24小時守在這裡,一刻也沒有退縮。大家一直堅定一個信念:既然做了這件事,就要負責到底。不論養老院門外發生了什麼事,大家都始終如一日地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
武漢童心苑日常活動
全封閉管理,意味著所有老人、所有家屬,不能進也不能出,家屬跟老人之間的聯繫只能通過網路視頻。在這座三層小樓裡,工作人們每天的生活都圍繞著消毒物品、傳達注意事項、聯繫物資,忙得團團轉。就算是老人家屬送來的物品,也需要經過消毒後置放30分鐘才能交到老人的手裡,這個規定被保留遵守直至今天。日復一日的強調、提醒,是重視,更是對老人們的責任。
這200多個日夜是武漢人難忘的日夜,更是高園長和同事們難忘的日夜。他們的肩膀上是照顧老人的重任,他們的身後是19個家庭的支持。“幫我把衣櫃裡那件長棉襖拿過來,還有……”每當大家給家人提出這樣的要求,得到的總是最暖心的回應。家人們知道他們堅守在抗疫養老一線,就跟所有白衣天使們一樣。醫護人員堅守在抗疫治病的一線,基層工作人員堅守在社區抗疫的一線,高園長和她的同事們堅守在抗疫養老的一線。
為了避免老人之間交叉感染,上級要求童心苑為每個老人設立一個單獨的房間。這要求可難倒了高園長。硬體並沒有那麼多房間,大家只能想辦法。然而,商場關門,高園長連一塊木板都買不到。
不僅是木板,高園長和同事們跑遍了能去的所有地方,都買不到防護服和口罩。當第一批抗疫物資送到高園長手中時,高園長手捧著它們,覺得無比的珍貴。大家穿上每一套防護服後都不敢喝水不敢上廁所,取下每一個口罩後都洗了再用、用了再洗……這些場景不僅發生在醫院,也是童心苑工作人員們的生活寫照。
那時候武漢的所有醫院都超負荷運作,所有抗疫人有都爭分奪秒地跟死神抗爭著。高園長和同事們都已經沒有退路了。1月24日,除夕,陸軍、海軍、空軍軍醫大學3支醫療隊共450名醫護人員星夜馳援。“在電視上看到他們從飛機上下來的時候,我的眼淚嘩啦啦地流啊!”
最實際的困難自然就是糧食問題。送菜公司停工、賣菜菜場封閉,高園長想到93位老人的飲食問題乾著急。全靠社會各界人士的資助,一車一車的送來蔬菜和肉食,甚至還有蜂蜜和牙膏、牙刷,物資把童心苑的幼稚園教室都堆滿了。平時也有不少社會各界給童心苑的老人們送來愛心物資和關懷,但是這次,這些物資讓老人和高園長們感受到的不僅是溫暖,更是救命的雪中送炭。
高園長仍記得,3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武漢考察時叮囑:“武漢人喜歡吃活魚,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做組織供應。”第二天,童心苑就收到了愛心人士送來的活魚。當爺爺奶奶們午餐吃到魚的那一刻,這群在武漢土生土長的爺爺奶奶們無語凝噎。她們由衷地感受到,“活著真好!活在中國真好!”政府和各界愛心人士的幫助,給了這些沉痛的心靈依靠的港灣。
眼看著物資都到位了,很快,高園長又遇到了另一個問題。愛心人士們送來的麵粉不能浪費,但是同事們一群南方人又不會做麵食,這可怎麼辦呢?大家只能做最簡單的面疙瘩給老人們吃。看著老人們對著面前的面疙瘩提不起興趣,幼稚園管理教學的李老師率先做起了嘗試,帶領大家跟著網路食譜學著做饅頭。
剛開始,第一次嘗試的李老師做出來的饅頭跟石頭一樣,又幹又硬,而且電鍋一次只能蒸幾個,等最後一批蒸好了,第一批已經冷了。李老師和老師們白天照顧老人們的生活起居,晚上加班加點不斷摸索、不斷改進,終於掌握了發麵技巧,也換了蒸饅頭的工具,做出了又軟又大的大饅頭。養老院的何奶奶直誇道,“我就喜歡吃她們做的饅頭,比外面買的還好吃,要是可以天天吃那可就太幸福了!”不僅如此,大家還學會了做麵條、做包子。而李老師卻因為長期的日夜操勞,於2020年8月累病了。李老師的事蹟在老人之間都傳遍了,老人們無比感動,紛紛說:“李老師是因為我們才累病的,我們要聽話,按規定來。”
糧食的問題解決了,對於從業27年的高園長來說,難度自然就小多了。沒想到,沒過多久,又一件讓高園長為難的事出現了:如何疏導老人們對孩子的思念。童心苑平時一直是老幼同養的模式,每天都會開展很多老幼一同參與的活動。疫情後幼稚園停學,突然間,老人們看不到孩子了,這心理落差感讓爺爺奶奶們實在是百爪撓心。然而,疫情當前,孩子們無法正常複學。大家只能一直安慰老人,“快了快了,很快解封了孩子們就能來上學了。”
盼望著,4月8日,武漢解封,但是爺爺奶奶們仍然沒有等來複學的消息。老人們一遍遍地翻看著之前跟孩子們一起遊戲的照片,一次次地詢問著開學日期,焦急地等待著。“沒有孩子在的時候幾難熬啊,太想念跟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光了。”高園長和其他工作人員不厭其煩地寬慰老人們、鼓勵老人們:“爺爺,之前跟您一起畫畫的那個伢兒還記得嗎?他們很快就要開學了,到時候回來再跟您一起畫畫。”
武漢童心苑日常活動
看著老人們一天天對孩子們的思念與日俱增,童心苑努力為老人們創造熱鬧的遊戲氛圍。在解封之後,開始繼續開展活動。大家把板凳消毒好,再給爺爺奶奶戴好口罩,將爺爺奶奶帶到操場上,隔兩米一個座位,繼續開展之前老幼同養的活動。當歡快的歌聲響起的一刹那,孩子們仿佛又回到了爺爺奶奶身邊,爺爺奶奶們的心裡暖極了。老師們帶著爺爺奶奶唱歌跳舞、傳達防疫知識,操場上一片其樂融融。
經常會有國家衛健委或省市區的領導到童心苑檢查,都能體會到童心苑的老人們精神很好,這也正是高園長和同事們一直堅持做老幼同養的原因。疫情期間孩子們都在家,他們仍然用老幼同養的活動安撫著老人們,讓老人們可以一直沉浸活躍的氛圍中。
不幸的是,童心苑裡有6位老人沒能等到武漢解封的那一天。其中一位老人癲癇發作,大家等了救護車整整十幾個小時,最後也沒有等到救護車的到來。當家屬想盡辦法送來癲癇藥的時候,老人已經與世長辭了。第一次親身經歷這樣的場景,高園長和同事們的心中都受到了極大的震撼,衝擊著大家的心靈。
開學
“老人們說,孩子們終於來了!”
2020年9月1日,幼稚園終於恢復正常。孩子們踏入童心苑大門的那一刻,老人們的心終於放下了。
“家長們都發現,我們平時的自我檢查要求很嚴格,沒有一個家長擔心我們的衛生問題。”這無疑是對童心苑所有工作人員200多個日夜堅守的最高肯定。由於童心苑裡還住著93位老人,童心苑對幼稚園的衛生檢查要求堪稱苛刻。“五個做到”,童心苑一刻也沒有鬆懈過。每一個進入幼稚園的家長,必須登記信息、手持綠碼、測量體溫、消毒雙手雙腳、穿好防護服,才能進入園區。每當遇到有家長提出不解時,高園長和同事們總是一遍又一遍地向家長解釋:“我們童心苑裡有孩子還有老人,我們一定要嚴格檢查。”家長們看到的只有穩穩的放心。
武漢童心苑
孩子們回來了,童心苑的童心再次被點亮了。孩子們每天在操場上嬉戲玩耍,爺爺奶奶們就在二樓的走廊上眺望著。“看那個小男伢,玩球玩得幾開心啊!”看著孩子們玩耍,老人們感覺自己的身體都變得更靈活了,心裡也暖了起來。
能看著孩子在操場上遊戲,就是老人們最開心、最滿足的時刻。每天,幼稚園老師還會將孩子們的畫和剪紙送上二樓給爺爺奶奶們,老人們興高采烈地拿起小花、小紙片貼在孩子的作品上,一份老幼同養合作的作品就這麼完成了。疫情影響下,孩子們沒有辦法直接跟老人接觸,老人們也都理解。但是高園長和同事們還是盡可能地延續老幼同養的活動,讓老人們活得更有幸福感。
孩子們開學了,老人們的心裡也開始癢癢了。一天,養老院一位奶奶的家屬給奶奶送來了生活物品,就帶著孩子在童心苑對面玩了一會。這下可好,奶奶不願意了,“為什麼他們可以出去玩,你們為什麼不讓我出去,我也要去公園玩。”高園長和工作人員一遍一遍地勸導著、解釋著,安撫了好久老人才消氣。高園長說,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其實也理解她,在養老院裡封閉了一年,難免會有點情緒。”
童心苑是全國唯一一家堅持開展老幼同養的機構,如今,他們又給老幼同養賦予了更廣闊的形式。
溯源
“從小就有一個觀念,對老人好才是好人。”
童心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93年,那一年,童心苑就已經成為了中國老幼同養的排頭兵。27年來,高園長在工作中越來越體會到老幼同養的社會價值和巨大意義,也越來越堅定自己堅持這份事業的決心。
“剛開始的時候,其實心裡也是沒底的,擔心自己護理不好老人家,又擔心如果有老人離世了怎麼辦。”沒有接受過系統生命教育的高園長,那時還是一位年輕的小姑娘,實在沒有把握自己能不能勝任這個重任。
高園長與劉詠思老師于童心苑
懷著這份忐忑,高園長在童心苑堅守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長期相處下來,高園長與老人們的感情越來越深,也就對自己從事這份工作越來越堅定。直至今日,看到身邊有老人在生活中遇到難題,高園長會主動為他們排憂解難,這已經成了高園長的一種習慣。員工們經常可以看到高園長主動關心老人的身影,詢問他們的生活需求,再自掏腰包給老人家購買生活物品和營養品,都已是常事。“平時高園長看到有的老人家很消瘦,就會想到要不要讓老人家多吃點雞蛋補一下身體。”提到能堅持下來的原因時,高園長說:“其實做這些並沒有什麼很高尚的精神指導,全是憑藉長期相處積累下來的感情。時間長了,真的感覺跟老人之間的感情就像跟自己的親人一樣。”
這份敬老愛老的心自然與高園長自己的童年有關。高園長兒時是與自己的父母一起度過的。高園長的祖母是一位小腳奶奶,三年自然災害期間,祖母被接到自己家裡照顧。母親擔心祖母行動不便,平時一直貼身照顧祖母,把家裡最好最有營養的飯菜全都留給祖母。
著名教育家盧梭曾說過:“什麼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無形的教育:看不到教育的發生,卻實實在在地影響了他們的心靈。這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回憶到自己的童年,高園長覺得母親對自己的敬老教育便是這樣的。在日常家庭生活的耳濡目染下,母親無形地用生活細節在孩子心中播下了一顆尊敬老人、敬畏生命的種子。
“那時候母親經常帶著我出去玩,她就跟左鄰右舍的同輩人聊天,他們會說哪家哪家的媳婦對老人家很好。那時候就形成了一個觀念:對老人好不好是衡量一個人好不好的標準。”母親平時還會給他們講很多敬老的故事。時至今日,這種是非觀仍然根深蒂固地留在高園長的心中。
在童心苑的日常管理中,高園長也用這份愛老之心要求所有工作人員,培養大家有一顆主動、細心護理老人的心。“如果對自己的父母和長輩沒有耐心、沒有愛心,那是一定不能入黨的。”此前對這份工作欠缺信心的工作人員,在經歷了這次疫情之後,也切身體會到了國家和社會各界對養老事業的重視和關注,由衷地對自己的工作產生了自豪感。就連個別平日裡覺得這份工作太辛苦而不太理解的員工家屬們,也越來越支持起來。
前路
“現在唯一的希望,就是老人們都可以平安地過春節。”
童心苑的工作人員已經全部接種了新冠疫苗。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大家還堅持14天給全體老人和工作人員做一次核酸檢測。截止採訪之日,高園長已經和她的同事們做了十幾次核酸檢測了。
2021年1月11日,官方公佈一名確診患者曾于1月3-4日到訪過武漢。一時間,武漢的氛圍再次緊張了起來。“疫情穩定之後,家屬們穿好防護服可以進園探訪老人。這個新聞出來之後,我們又開始了跟去年一樣的全封閉管理。”全封閉管理帶來的物資管理問題和老人心理疏導問題,都又一次挑戰著高園長和同事們的決心。
想起一年前的經歷,高園長仍然覺得心有餘悸。得益于全城人民的團結、顧全大局,武漢這座英雄城最終在抗疫中取得了勝利。“武漢人都很聽話的,一切行動聽指揮。跟著黨的號召走,這個冬天我們肯定也能平安度過。”
面對社會其他機構的正常運轉,高園長想到員工有家不能回、老人有門不能出,難免發愁。工作人員們的心理壓力也不小,“平時在家做家務也是放鬆的,而在園裡就算休息也跟上班一樣,腦子和心裡的弦全都崩得緊緊的。”高園長唯有自己做出表率,以身作則,把所有的生活必需物品都帶到了園中,經濟上為大家提供加班補貼,精神上與大家站在一起。童心苑的工作人員們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留守生活”。
他們的“留守生活”十分忙碌。每天都有一個固定的老師為所有老人們發放新口罩、回收舊口罩,還要不斷地給家屬們發送溫馨提示,不斷地給園內做消殺。高園長和同事們並不害怕這種充實的連軸轉生活,老人們的身心健康才是真正讓他們擔憂的問題。
提到當下眼前的狀況,高園長只希望老人們都可以平安、健康地度過春節。童心苑為老人們採購了很多香腸、臘肉,還儲備了上千斤糧食,希望陪老人們過一個溫暖的新春佳節,陪他們一個等待下一個開學。
武漢童心苑日常活動
經歷疫情的一年是童心苑的磨刀石,也是一面鏡子,照出了童心苑老幼同養模式下老人們的精神富足。
沒有人教我們該如何面對衰老,但是高園長卻教會了我們,該如何守護童心。教育的本質就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在老幼同養的過程中,孩子給老人們帶來的輕鬆愉悅是無可替代的,孩子們學會了敬老愛老,老人們也獲得了精神滿足,這是對長者最貼心、最有意義的照顧。
我們正在步入老年社會,在人生最後的階段,我們可以有更好的生活,也可以有更好的道別。
我們都無法預料到自己的晚年會如何度過,是在子女家中享受天倫之樂?抑或是在養老機構與同齡人一起暢談人生路途?但是至少,我們可以給已經老去的爺爺奶奶們多一點關注。他們需要的不只是身體機能的延續,更是精神世界的愉悅。這不僅是對老人們的關心,也是對全社會的關心。
得知臨近退休年齡的高園長正申請繼續營運老幼同養院,她經歷了那麼多,仍迎難上,借此文以作支持,預祝成功!期待再訪武漢,重遇的時刻!
尊敬的高園長,您已成為我的偶像院(園)長前輩了!
劉詠思撰於2021年2月23日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