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Daisy Lau

孩子,媽媽需要隔離啊!

上週為疫情下香港家長的公益「自由談」下課後,有媽媽發短訊問及「中招」需要隔離,應該如何與孩子溝通交代。其實,這個不是私人問題,是一個公眾都應該認識的問題。現讓我們一起公開探討吧!




由於幼兒的時空感 (時間及空間的認知及感受能力)還未完善,他們都一直「活在當下」,只能認知「現在式」。即是,幼兒還沒有過去及未來的成熟認知,亦對欠缺空間環境的認識。直至慢慢累積經歷及體驗,才能把自己「豐富」起來,來明白成人談及有關時間與空間(環境)的時空事情。多大的孩子才能發展出成熟的時空感?在正常情況下,一般都要四歲後,還要看孩子的經驗如何。可惜,最近兩、三年的疫情關係,孩子較少體會時間與自身關係的機會,亦欠缺接觸新環境的機會。這種的認知發展遲緩在全球都正在出現,成人需要更有耐性及同理心,不要怪責孩子明理能力欠奉,為孩子付出多些時間及愛心,積極面對才是上策。


首先,要明白幼兒的時空感還未成熟,不是孩子的錯。而「中招」的媽媽需要到隔離中心十四天,這就涉及時間與空間的問題。媽媽與孩子的難捨難離片段,必然上演。由於疫情期間,大家都在家抗疫,所以現在提議的都是就地取材的方法,我嘗試善用這次的特別隔離經驗作一次教育課堂。


假設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可以大概明白成人一般的意思,凡涉及時間或空間,孩子理解就會加上些難度。由於孩子未必懂得發問,有些孩子只會點頭,成人就以為孩子全部明白。假設媽媽已經把自己關進房間先作家居隔離。由爸爸向孩子說明媽媽生病了,不想把病傳染給家人,所以醫生叔叔就請媽媽到一所特別設計的可住宿的治療室暫住十四天,把媽媽治療好了,便會將媽媽送回家。



認識環境空間

爸爸取來幾個鞋盒與孩子一起用水彩都塗成白色,再剪上一道門或用白色硬卡紙造成一個個小隧道,與孩子一起設計「方艙醫院」。爸爸可問孩子內裏需要有什麼設施,或者爸爸引導孩子認識隔離需要的環境。作一次手工設計DIY 遊戲,可以用摺紙方法接上病床、桌子、椅子、洗手間等,可以多做幾個房間出來。當然,如果有小玩具,亦可用上。爸爸與孩子一起製造環境空間,讓孩子具體明白媽媽將會離家而去的環境地方,是怎樣的。好讓孩子安心過來!


認識地理空間

把香港地圖貼在牆上(網上搜尋打印出來),手繪亦可。把縮小的全家福照片貼在家住的地點上,把「方艙醫院」的照片打印出來,貼在媽媽要到的隔離中心位置上。如果家住荃灣,就是把小小的全家福貼在荃灣的位置,再把方艙醫院的照片貼在青衣的位置上。這樣視覺化,孩子便可以產生親密靠近的距離感,亦可以向孩子說由關愛我們的救護叔叔開車送媽媽到「方艙醫院」,當14天後媽媽治愈了,救護叔叔亦會開車送媽媽回家。爸爸與孩子可以把玩具小汽車在地圖上假裝著從家中出發開往青衣。


認識涉事人物

然後用紙剪出小圓形貼在曬衣小木夾上,畫上眼耳口鼻當作是「人」,有用黑色毛冷線貼上頭髮,用不同顏色紙作衣服,作為不同的染病者;再用白色紙製作醫護人員的衣服,作醫生護士。當然要教懂孩子感恩中港的醫護團隊,亦請孩子製作感謝咭送給幫助我們的人。


認識日子時間

月曆是很好的時日教具。把過去的日子用筆畫上「大交叉」,讓孩子看懂接着交叉的日子就是今天。每天早上起床讓孩子用筆擦去過去的一天,早上就是今天出發的日子,這個項目可讓孩子每天做。讓孩子習慣認知時日、控制時間。要給孩子看全圖,認知本月還有多少日子剩餘,學懂珍惜每一天。把家庭活動的重要事項,用圖或簡短文字寫在日子的格子內,這種視覺化,可增強孩子自身與日子時間的關係認知。


善用月曆

媽媽離家到隔離中心的一天,寫上「拜拜媽媽」,或畫上揮手的圖樣。把媽媽的照片打印出來將媽媽的頭剪下來貼到回家的一天。每天早上起床就讓孩子畫去一天,這樣每天的遞減,讓孩子看到媽媽回家的「心願」。再請孩子畫圖提醒媽媽的注意事項或每天活動的指示圖,媽媽可以根據孩子的建議,在隔離中心執行這些活動,拍照給孩子作報告,以這樣的積極溝通互動來維持連繫。


日常活動的交流

媽媽亦可以用短暫的視像向孩子交代每天在隔離中心的過程,我自製一本圖書,記錄這次特別的經歷。回家後送給孩子,可讓孩子幫你塗上顏色。孩子亦可以聽媽媽的講述,去「玩」方艙醫院的自製模型遊戲,爸爸可以幫忙每天拍照或短視頻,拍下孩子講述自己的方艙醫院日常操作。十年後,讓大家「回味」一番。


慶祝活動

最後,讓孩子設計一個媽媽回家的「秘密慶祝」活動,讓家人開心一天。當然,要感恩大家努力成功克服了一次大挑戰,這個「慶功宴」必定要記錄下來!提醒孩子,愛護自己健康,愛護他人健康,都是一項公德。


總結

聰明的成人,必定會採用積極、正面的態度去面對現實及教養孩子,讓孩子亦可以建立積極正面的人生觀去面對日後的挑戰。沒有什麼需要在孩子面前負面的、消極的、責備的、埋怨的、情緒化的⋯ 其實只是,由於孩子經驗較少及時空感還未成熟,又不懂用言詞表達內裏的糾結、那種迷惘、擔心等,便形成哭鬧(扭計)。我們應該視這經歷為一次積極人生的價值觀教育課。


願彼此平安健康,共勉之!


Daisy LAU

16/3/2022






38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s


文章: Blog2_Post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