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Daisy Lau

伊塔撰的《叢林之子》

伊塔撰的《叢林之子》

THE WILD BOY OF AVEYRON

written by Dr Jean-Marc-Gaspard Itard


法國醫生伊塔(Jean Itard) 撰寫的《叢林之子》一書,直接、又間接成就了蒙特梭利的重要著作,令她領悟觀察細緻對兒童發展的重要。孩子的一舉一動及一言一語都能道出其發展狀況。身為醫生,以醫治生存能力及生活能力為工作的專業者,必須具備這特殊的觀察能力。伊塔的一名出色徒弟——法國精神科醫生塞根(Edouard S’eguin, 1812-1880) ,他首創用科學方法教育智障兒,採用「生理學方法」,對個別孩子觀察及個案分析。再根據其生理及心理發展的狀況來決定教學進程,也十分注重感官教育及具體實物教學。他還指出這個教學方向可用在正常兒童身上,能使舊式傳統教育邁向新生途徑。繼往開來,砥礪前行,蒙特梭利以兩位用實踐驗證研究兒童身心發展的醫學先生論點,承先啟後發展成後來的「蒙特梭利教學法」


法國醫生伊塔(Jean Itard)

《叢林之子》

最近重讀了這經典著作,現想與大家再分享。

 

尚·伊塔(1774-1838) 是一名積極的年輕法國醫生,他收養了被人從森林中找到的約十二歲男孩——維特(Victor de l’Aveyron) 接近六年之久,而撰寫的《叢林之子》,可以說是他的成名之作。


1799年,在報章上提及了在法國阿貝倫森林找到一「野孩子」。這野孩子像原始人、全身赤裸、不懂說話、容易受驚,在森林四處遊蕩。令當時社會哄動,吸引了很多專家的注意。可惜,絕大部分只是短暫好奇,只去看他,而不觀察他,更不要說去幫助他。伊塔聽到了很多專家對「野孩子」嘲笑口吻的評論。但他認為維特是由於缺乏與人互動及環境所造成的。當時維特屬少年期,卻被診斷為只有接近六歲的心智。


當時,有醫師斷定維特的感官已退化至非常遲鈍的狀態:視覺對立體及平面都不能分別、發聲能力近乎啞巴狀態、手的能力只能抓握東西的原始功能、沒有記憶、沒有判斷力、沒有模仿能力,更糟糕的是完全沒有專注能力,所以認為他無法學習及無法接受教育。但,伊塔並不贊同。所以,維特被送到伊塔所負責的聾啞學校,接受特別照顧。





只有百多頁的著作,編排成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伊塔收養「小野人」維特,採用軼事方式,是在1801年發表的觀察記錄。第二部分,是在1806年寫給內政部長發表的研究報告,較為理性及系統。我個人較喜歡第一部分,因為寫得較為生活化,更有不少情感互動情節。而且,實際生活很難完全理性及系統的。真實及實際的小事,更容易令人產生共鳴,又能看得入神。



伊塔根據心智科學方式,定下要實施心智及倫理教育的五階段目標

1. 環境設計:讓維特在一個經過設計,且能使他感覺輕鬆的社交環境,類似他以前過的那種生活來吸引他;

2. 刺激感官:用最有效的刺激產生強烈的情感反應,刺激感官神經恢復作用;

3. 擴展領域:給維特產生新生活需求的需要機會,增加社會接觸面,擴展各領域;

4. 語言模仿:誘使維特因迫切所需而產生模仿,引導練習發音及使用語言;

5. 訓練思考:訓練維特對滿足基本需求的簡單思維。



現以下面的簡短段落來總結一下內容,如下:


環境設計

不能剝奪孩子自在無憂的生活,需要合乎人性、人道,孩子應該獲得溫柔地對待,而不是粗暴的虐待。


刺激感官

維特不能產生專注力,完全事不關己的狀態,對環境中的一切毫無感覺。所以,需要以刺激感官來訓練專注力。採用了對基本相對的五官感覺認知來恢復感官神經功能。


擴展領域

因為維特沒有需求,對操作玩具或日常生活工具,發展不出動機。所以,對物件的功能性難以產生認知,極需文明化。要以日常生活需要及戶外出門體驗作基礎。


語言模仿

對相方來說都是最困難的一環。維特遠離人類社會,在森林居住,長時間被剝奪了人類語言環境。所以,他對物件發出的聲音比人類發出的語言更具反應。對人的口語不感興趣。


訓練思考

伊塔用輪廓對應實物的方法,去訓練維特的「關聯對應」認知,結果失敗。伊塔發現了維特對秩序有著偏愛,尤其對物歸原主位及位置還原有著強烈的堅持。確定維特有空間記憶能力及辨識能力後,伊塔再以配對、分類、組合的工作來培訓維特的邏輯能力。



圖片中LAIT即“牛奶”的法文


最令人動容的是,伊塔故意製造一場「違反公平」常理的互動,來測試維特認為「處罰」是公平合理,還是只是令對方作出的一種報復行為。維特曾因偷東西而被罰,需要掏空口袋裡所有順手摸來的食物。一次實驗工作順利完成,維特沒有得到如常的獎賞,反而受到無理的待遇,慘遭伊塔摧毀了他的成果,更被關進小黑房去,維特拼命反抗咬了醫生一口。伊塔滿意地寫到:他能分辨「不公」與「公平」了!伊塔需要驗證維特能有能力踏進人類社會,因為這是人性的一種「正常」認知,是一種判斷能力,辨別是非的基礎。


實驗中,只花了九個月,維特就能像人類一樣可隨意運用感官,而且他已擁有比較、分別及判斷的能力。積極心態的伊塔結論是:證實教育對「小野人」是可行的。


以科學觀察人類發展的醫生,與一般只灌輸知識及技能的教師分別在於,前者先作觀察及分析每一孩子的狀況,而後者不理會孩子的個別狀況而作教學。所以,就算有一個蒙特梭利教具的教室,但沒有懂得觀察兒童發展的老師,而老師總是只不停示範教具,這都不能算懂得蒙特梭利教學法。這就是醫教合一的獨特之處,要求接受正式教育前的孩子發展大家都在正常水準上,這確保了教育是對每一孩子公平公正性,而產生日後的和諧社會及和平世界。這就是蒙特梭利重視孩子發展「正常化」的重因。

 

尤其新冠肺炎肆虐全球,我們的生活環境及生活習慣都受到不少的影響,我們更需要留意每一孩子的發展狀態,是否在正常的軌道上發展。蒙特梭利老師的責任是,先觀察孩子,再設計符合兒童發展雖然的環境及設備。保障孩子各種能力都在正常發展及運作,避免出現偏差及異常。


醫生做事是要把出現了偏差或異常的帶回正常,才能有進一步的發展。否則,不但原地踏步,當時間慢慢推進,就會出現發展滯後遲緩。


什麼是「正常」?那,需要先知什麼是「不正常」。醫生有著工作的便利,接觸的就是「不正常」。所以,醫生通常有著較強的逆向思維,能幫助找出排除「不正常」發展的成因。就像,人們如果不知道什麼是「不對」,那如何能知道什麼是「對」。這就是「從錯誤中學習」的哲理。所以,從醫學角度看教育,必須要確保「正常化」,這才是教育的基礎。

 

從此書中,看到了從具體到抽象、圖形配對、語文三部卡等教具的影子。又看到蒙特梭利對生活教育、讀懂肢體動作、專注力培訓、確保感官發展、訓練合理的秩序步驟執行能力、社交禮儀、分別善惡、語言環境、確保發音能力、融入社會等的教育核心雛形。


最後,伊塔歸納出五個結論:

  1. 正常發展環境當中,需要與人互動。如果單純只有純大自然環境,人只會出現動物的「獸性」,失去「人性」的智力及情感;

  2. 文明教化的分別是非善惡能力,應是人的當然表現。模仿能力及持續追求滿足需求,成為獲取優越感覺的學習原動力,使其超越動物,身為萬物之靈;

  3. 模仿是為了訓練器官,尤其是學習口語。生命的頭幾年,存在非常強烈的主動模仿能力。隨著年齡增長,與世隔絕,會導致感覺身邊遲鈍,最後更會迅速衰退。若錯失了幼童階段的口語模仿行為,日後面對不斷的障礙;

  4. 無論是文明人或是野人,其想法與需求之間存在恒久不變的關係。需求增加是導致人類智力發展的重要因素。即增強或降低欲望的所有因素,就是擴展或縮小我們對知識、科學、美術及社會領域的原動力(渴望);

  5. 應借現代醫學而啟發教育進展,以其偵測每一人生理及智力的特質,去決定教育應如何造就這個人。而社會也應該抱持這種期望看待教育,這將是有力促進人類社會邁向完美的境界。


最終,伊塔雖然不能把維特完全治癒,但此舉,對日後的兒童發展學及教育發展學有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給嬰幼稚教育工作者,共勉之!


參考資料

* 維琪百科

* Ebook of THE WILD BOY OF AVEYRON by Dr Jean-Marc-Gaspard Itard

* 1970年法國電影【野孩子】Film of The Wild Child by Francois Truffaut/Victor by Maisonette Neuve 1970

* 《叢林之子》及幼文化 1995

* 文中圖片來源於法國電影【野孩子】劇照

撰於2021年8月5日



注:「」是中文的引號,用於在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話、成語、格言、詩詞、音譯詞及特定稱謂等,也用於表示強調。如今我們常用的引號是從西方傳入中國的。

700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entarios


文章: Blog2_Post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