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底,香港出現了疫情第五波的苗頭。又一次不知為何,直覺告訴我這次是嚴重的,將會有很多人逝去。
兩年前,2020年2月收到武漢華中科技大學的教授救助,今次不是直接幫忙孩子,竟然是需要舒緩殯葬服務的員工及孩子的家屬。因為那些忤作工人到民居移送遺體時,有多戶人家屋內除了有成人,亦有小孩的。員工被屋內的場景嚇壞了,所有成人都憂心小孩的心理問題。有員工及家屬出現突發急性焦慮,亦失眠。除了擔心成人如何面對事件,教授更擔心孩子日後如何去明白事件。教授問有否辦法協助他們日後如何向孩子講解死亡。當時,我馬上動筆。
不應直接向孩子説死亡,我會先講生命,用生物學的角度去講解生命的結束。這樣會令屬於大自然的我們,尤其是小孩更容易接受。剛好昨天有香港家長問起關於「死亡教育」,現附上文稿如下供參考:
給兒童的生命教育
2020年2月中,受武漢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系及中國殯喪協會的邀約,為疫情喪親兒童撰寫「生命教育」教材,向兒童送上關懷!
這次疫情中,很多兒童要面對親人的離世,為此,撰寫此文作為遊戲教育。用先宏觀、後微觀的方法,讓孩子先從整體,逐步認識部件,去形成認知生命的完整概念,借此認知到自我生命及生命價值觀。令兒童更容易以科學的邏輯認知「人」本身的角色定位,令其包容、謙卑及尊重生命,積極地繼續生存,履行天職使命。
認識生命
1. 宇宙的起源 :用「宇宙大爆炸」的故事作為開始。用故事書或用具體的活動方式都可以。比如,用一個黑色的氣球,裡面放一些金銀閃粉備用。在孩子面前放一張深色的地毯,把氣球吹脹後,取一支針刺破氣球,要先請孩子有心理準備,告訴他會有大的聲響,並需要保持安靜地「看」整個故事。刺破氣球後,閃粉會灑在地毯上,用一條橡皮圈隨意放在一撮閃粉上,代表太陽系行星群組。然後開始給孩子介紹太陽系的八大行星。
2. 時間及空間 :就這樣出現了時間及空間。介紹時間時,可用球狀物件代替太陽、月亮與地球,通過它們轉動的關係及我們的作息時間來表達日與夜。介紹空間時,可用地圖上陸地的五大州。讓孩子知道他們身處於亞洲內的中國、中國內的某個省份、省份內的某個縣市、縣市內的某條街道、街道內的某個社區、社區內的某個單位,以此認知自己的定位。
3. 生命的起源:地球有了日與夜和能夠產生生命的基本元素,生命便能誕生並活著。生物有兩大類,植物和動物,這些生命的延續靠成熟後播種繁殖,但是途徑不同。植物不能自主活動,所以被環境影響其繁殖。動物可自主活動,所以可主動產生繁殖交配行為。
4. 自然生物:生物分植物與動物,區別在於能否自行走動。可用圖片或小玩具做分類遊戲,向孩子介紹脊椎動物的五大家族:魚類、兩栖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
5. 生命的存活:如果沒有太陽,就缺乏基本元素——水、土、空氣,生物就難以存活。植物的生命過程很受環境影響,是被動生長的。動物的生命過程能自主與環境互動,可主動尋找合適的環境存活下去。但所有生物如果遇上具有高度侵害性的細菌及病毒,都難以存活。
6. 各生命間的關係:所有的生物都需要互相依靠來生存。用「生命網」圖示,可令孩子運用視覺,直觀地看清各種關係。
7. 生命的結束:每一個生命都受到時間及空間(環境)的限制。生命結束就是生命終止,就是不存在了。結束及終止,就是停了,不再繼續進行,所有的生物都一樣。可以通過種盆栽及養小魚的過程,讓孩子認知此事。
生命與我
1. 我是自然人:讓孩子知道自己屬於大自然的一部分。人類是屬於高智群居哺乳動物,除了可以自由走動,還存在著身體及心理兩部分。
2. 人類發展:用照片介紹嬰兒期、幼兒期、兒童期、少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讓孩子認識人類的個體發展。可說說毎個階段的發展特徵及自己的親身經歷。具體身體的生理憑藉營養環境而成長,抽象情感的心理也會憑藉經驗而成熟。
3. 我的誕生: 將媽媽懷孕的照片、孩子出生的第一天、一周、一個月、一年的照片,以及之後每年生日的照片,如一歲照片、兩歲照片、三歲照片、四歲照片,直至現在的歲數,都貼在一個長條形的紙上。在這條很長的卷軸紙上,可與孩子一起寫上往後每年的生日日期,日後再把每年生日的照片貼上。
4. 我與親人:讓孩子用照片做出族譜,以「家族樹」的視覺效果,讓孩子得知親人關係的來龍去脈。盡可能收集照片,完成多幾代,這個家庭樹的圖譜貼在牆上,不時可讓孩子重溫。
5. 時空與我:介紹孩子出生的年、月、日及地點,說說當時父母及祖父母的年齡及出生的年、月、日及地點。讓孩子得知大家存在于同一個時空裡,所以能碰面。大家每天的時間也都是向前走著的,是共同度過的。還可跟孩子說,為何他現在看不到自己的祖先們,因為就是生命受到了時間的限制,但祖先們也「曾經」存在過,只是時空與他不同。現在能見面的,就代表活在同一個時空裡。
6. 我與他人的關係:因為會在同一時空,我們便要互相照顧、互相尊重。與親人的心理關係應該是互相有期望,大家可以相互滿足、和諧相處、開心快活,共同活著。
我的生存
1. 我與生活:生存的具體活動,從認識自己「我是誰?」來學會自理、協助家務,用服務自己、服務家庭、服務環境,體現自己的功能,感受存在的價值,建立正向價值觀,為日後貢獻世界鋪路。
2. 我與學習:為了照顧好大眾,需要尊重所有生命。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傷害環境。也就是需要學會照顧自己、照顧別人、照顧環境,來表現尊重。
3. 我與社會:人類是群居動物,一起居住,存在著相互的關係。個別人(自己)的能力需要成長,團體人群(社會)的集體能力也需要成長。所以,需要學會怎樣與他人相處及適應環境。就需要學會基礎的生活技能,學習集體的生存方式,長大後服務社會、貢獻世界。
死亡與我
1. 面對死亡的態度:由於高智哺乳動物除了有具體生理的肉體外,還有抽象心理的感情。所以,科學認識人類生存相同點的同時,還需要處理感性的情緒。傷心及悲哀是正常的反應,是因為對生命的離去惋惜。事情過去後,更需積極面對,敬畏生命。
2. 親人離世與我的關係:親人的生命結束後,自己仍需活著,尊重自己正存在的生命。允許孩子哭泣悲傷,讓孩子知道「這是正常反應」很重要,不應讓他以為「這是懦弱」或「是受害者」。離世的親人是不能再與孩子共同具體地生活的,但孩子可以把親人抽象地放在心中。「雨天後,便會天晴」這是大自然定律。每一個人都可以重新站起來、繼續活下去。履行先人賦予的期望,這就是使命與責任。
3. 我能適應新生活:多曬太陽、多運動、多出汗、多喝溫水,都是必須的。孩子生活需要穩定的環境,不應再有任何變化。不應該搬家、不應轉換學校、不應轉換照顧者。多陪伴、多體諒、多包容、多聆聽,令孩子感覺到被關愛。儘量避免讓孩子獨處,尤其是獨處在黑暗裡,可以陪睡一段時間,早睡早起,避免常處於黑夜當中,維持規律的生活。可讓孩子將親人的照片放在家中,每天給先人獻上鮮花或自己的遊戲作品,也可以與照片說說話、唱唱歌。讓孩子獲得儀式感來達到抒發情感及尋求心靈安慰的目的。
4. 我與社會:為了人類延續、為了國家發展、為了醫學研究,親人為了這場疫情而偉大地離世。讓孩子知道他的生存更具價值,要是能把先人未完的夢逐一實現,報答捐軀的親人,更具生命的特殊意義。
注:「」是中文的引號,用於在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話、成語、格言、詩詞、音譯詞及特定稱謂等,也用於表示強調。如今我們常用的引號是從西方傳入中國的。
附錄
● 兒童面對死亡,經歷哀傷期,可能出現的症狀:
1.發展倒退:之前已會的,現在做不了。例如:自理、獨睡、處理大小便等
2.專注減弱:比以前心散,常常發呆,難以提起興趣、不合作
3.情緒突變:容易發怒、難以入睡、脾氣暴躁、會憤怒地攻擊、時喜時悲
4.感情盲目:反應較慢、麻木冰冷、難以體諒別人、逃避
5.膽少懦弱:適應力變低、不肯獨立、感覺被遺棄、內疚、自卑
6.內疚自責:以為親人的死亡與自己有關,不願聆聽別人、無助
7.抑鬱焦慮:沒胃口、退縮、緊張、哭泣、失眠、肚子痛、頭痛、易倦
● 協助孩子渡過哀傷期:
0-3歲:多擁孩子入懷,對嬰兒多唱溫柔的歌曲,陪睡,讓嬰兒感到身心滿足
2-6歲:對孩子多關懷,成人要以簡單清晰的語言回應孩子,但必須做到有問必答、多擁抱,讓孩子多畫畫,多唱歌,多玩黏土,放棄氣球
6-9歲:多到大自然活動,爬山、游泳、郊野徒步、讓孩子參與家庭會議,讓孩子自願學音樂,製作紀念冊
9-12歲:多聆聽,說正面的看法,說真人真事的案例,多舉行家庭會議,寫信給先人,寫日記,創作故事
本文于昨日刊登於
人大幼稚教育導讀
Comments